信息公开

新闻中心

中国电工伊拉克项目故事入选商务部《共同梦想》

发布时间:2020-06-12 文章来源: 阅读次数: 文字大小:【

  由CMEC中国电工承建的伊拉克巴比伦省希拉污水处理厂项目纪实被选入《共同梦想》一书第二辑,名为《希拉有了“净水器”》。

  该书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指示精神,叙述“一带一路”故事的丛书,由商务部组织编纂、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编辑出版,书中收录了40个“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感人故事。

  项目概况

  伊拉克巴比伦省希拉污水处理厂项目位于希拉市西南方约10公里处,占地15万平方米,总投资8900万美元,污水日处理量为10.7万立方米,将在未来的25年内满足希拉市50万人口的污水处理需求。该项目建设内容还包括希拉市约400公里污、雨水收集管网设计,以及配套19座污水泵站、14座雨水泵站的设计工作。

  2017年,伊拉克巴比伦省希拉污水处理厂项目建成完工。根据伊拉克政府规划,第一阶段建设日处理10万吨污水处理厂,第二阶段建设配套管网、泵站。

  《希拉有了“净水器”》全文如下:

  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古巴比伦历史悠久,是人类灿烂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著名的巴比伦空中花园就坐落于此。当年,这里的人们能够自如地调配水流进行灌溉,而2600多年后,由于连年战乱,古巴比伦遗址旁的伊拉克希拉市却无法解决排放污水和雨水的难题。

  伊拉克战争过后,这座城市终于得到一丝喘息。人们渐渐开始回归故园生活,本就脆弱落后的城市雨污处理系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深爱着家园的人们缺少最基本的卫生保障,只能在被污染的环境中度日。

  处理后的污水像自来水

  那是几年前,刚刚重返家乡的希拉居民穆罕默德满怀喜悦,准备在家里招待亲朋,庆祝回归家园。

  当高朋满座,聚会即将拉开序幕之际,尴尬的一幕出现了:穆罕默德自家小院的化粪池储满了,难闻的气味充斥着房屋周围,原本气氛热烈的家庭聚会瞬间变得尴尬起来。

  穆罕默德当即拨通熟记于心的吸污队的电话号码,可是让他失望的是,左等右等,吸污队也不来,客人们只得纷纷离开。

  一个本来轻松愉悦的家庭聚会就这样被搅黄了。

  想当年,有着穆罕默德这样尴尬遭遇的希拉市民不在少数。

  原来,希拉全市八个城区中仅有一个城区有简易的排污管网,大多数家庭依靠自家院子里的小化粪池。每到雨季,雨水涌入化粪池,人们不得不频繁地呼叫吸污车。但这种方式对于广大市民来说,基本等同于杯水车薪。一是吸污费用非常昂贵,普通市民难以承受。二是数量有限,全市只有区区数十辆,根本忙不过来。

  更让人揪心的是,希拉市污水处理前后的水质几乎没有区别。因为这里只有一座30年前建成的小型污水处理厂还在运行,其日处理量很小,工艺简单,卫生条件很恶劣。

  因此,许多时候,希拉市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污物外流。

  看着城市生活环境逐渐恶化,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希拉市民忧心如焚。

  每当街道上满是污水,民众就会游行示威,要求政府解决排放污水和雨水的问题。但战后的伊拉克政府对此也束手无策。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应对恐怖活动威胁,城市重建所需的资金尚有巨额缺口,民众的卫生问题更无力顾及。

  污水处理问题成了希拉市民的一个心病。

  愁眉不展之际,中国建设的污水处理厂项目启动了。

  希拉市民奔走相告,将这个好消息传遍了街头巷尾。

  那一阵子,项目工作人员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居民主动送上食物和饮水。因为这是他们最期待的工程,是他们摆脱落后和脏乱的希望。

  2017年底,新污水处理厂终于建好了。中国电工公司采用最先进的“卡鲁塞尔氧化法”,让希拉的污水处理水平从落后时代数十年一下子提高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水看样子和自来水差不多啊。”看着处理过后的水色,时任伊拉克污水总局局长难掩心中的喜悦。

  污水处理厂的建成是中国建设者们给希拉市民带来的最好安慰和激励。

  经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排向希拉河,不仅增加了受沙漠化困扰的希拉河的水量,对改善河水水质也有一定帮助。

  新的污水处理厂将在未来25年内满足希拉市50万人口的污水处理需求。有了这座处理能力极强的污水处理厂,希拉市可以建造覆盖整个城市的排污管网,为更多回归故园、建设家园的人提供保障。

  中国企业还为希拉市设计了雨污管网和泵站,全部建好后,希拉市民就可以彻底告别化粪池了,整座城市排放污水和雨水的能力也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4年,当伊拉克发生反恐战争,经济几乎崩溃时,中国电工没有撤离,克服种种困难,坚守希拉项目直至完工,这是一个奇迹,属于中国人的奇迹。”时任巴比伦省委员会主席在参观该项目时,如此赞叹。

  穆罕默德也高兴地说:“我要在家里重新请一次客,庆祝有了这样干净的家园!”

  战火中的共同坚守

  奇迹不是凭空创造的,它源于中伊两国建设者的共同坚守。

  污水处理厂建设的五年间,战乱是最大的考验。

  2014年,伊拉克再次遭遇恐怖主义威胁。战争危机不期然地向项目所在地袭来。当时,最近的战场距希拉项目不足百公里。

  一时间,谣言四起,人心惶惶,一些在伊拉克的外资企业纷纷撤离。

  但危机中的中国建设者们,选择了坚守,期盼和伊拉克人民一起共渡难关。

  屋漏偏逢连夜雨。战乱的危险尚未解除,资金方面又出现了问题。

  当时,伊拉克政府拨给项目的资金一度中断。中国企业反复权衡,最终达成共识:如果真的能够通过这个项目造福希拉市民,其意义将远远超过来自工程款的回报。

  他们果断决定,自筹资金7000万元人民币推进项目。

  项目的继续推进,不仅让希拉市民留住了建设美好家园的希望,而且让许多丧失家园的难民重拾生活的信心,看到了未来的光亮。

  “是中国建设者带领我们挺过了难关,我们才能坚持下去等到家园光复的这一天。”希拉污水处理厂项目工人萨米?阿扎里如是说。

  萨米是来自摩苏尔的难民。因为两个哥哥在逃难过程中不幸去世,他需要同时负担三个家庭。萨米带着七个孩子,其中,四个是他哥哥的孩子。他们从北部沦陷区逃难而来,且避且走,直到逃到希拉后,在污水处理厂找到一份工作,他才感到生活有了奔头。

  像萨米这样的难民,在希拉污水处理厂项目共有15名。

  了解到难民的遭遇后,善良的中国建设者们为他们预支了部分工资。而这些难民工人也投桃报李,在工作中格外努力,效率极高,是当地工人中表现最为出色的。

  2017年7月,当伊拉克全国欢庆收复摩苏尔时,难民工人的脸上满是激动的泪水,他们换上干净的衣服,带着家眷前来与中国建设者道别。

  深情的拥抱,热烈的握手,他们再三叮嘱中国建设者定要去他们家里做客,他们说,要以最隆重的礼节迎接尊贵的客人。

  五个月后,经历数年的反恐战争,伊拉克最终取得了胜利,与此同时,中国电工建设的希拉污水处理厂项目也历经艰辛,宣告工程竣工。

  污水处理厂内外的“公园”

  花草繁茂,鸟类栖息,大型喷泉的水尽情喷射,不锈钢栏杆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很难想象,这是希拉污水处理厂厂区内的景致。说它是一座公园,似乎也不过分。

  有趣的是,在污水处理厂的旁边,还有一座像公园一样的学校——图拉斯中学。

  图拉斯中学校长、部分学生与中国公司员工合影

  如今,学生们在校园的长椅和石凳上读书交谈,在球场上酣畅地打羽毛球。学校的盥洗室,也明亮整洁,校园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

  但当年学校刚建成时,它可不是这样的。

  这所千余学生就读的图拉斯高中和污水处理厂几乎是同步建设。

  当时,项目组工作人员发现,图拉斯高中的老师很喜欢带着学生来到污水处理厂合影留念。一打听才知道,即将毕业的学生们,特别希望能在离开学校之前,将这座紧邻学校、改变了希拉生活环境的污水处理厂永远定格在自已的回忆中。

  一天,图拉斯高中的校长敲开了项目组的大门,他请求项目组帮助学校进行翻新工程。因为学校教育硬件设施实在太陈旧了,公厕也经常堵塞,学习环境很差。项目部二话没说,抽调了一半以上的施工力量,对学校进行彻底翻新改造。

  几个月后,校园旧貌换新:再也不会积水的新操场、全部更换的照明设备、送来凉爽清风的立式空调、混凝土羽毛球场、疏通并重建的厕所……看到这一切,师生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晴。

  在给图拉斯高中翻新改造的过程中,中国企业的事迹在巴比伦城内外迅速流传。

  希拉当地最高宗教领袖得知此事后,特意邀请企业去做客,并用高规格礼仪接待。伊拉克政府主管部门也将希拉污水处理厂作为外资项目样本工程,组织其他同行到项目参观学习。

  希拉污水处理厂项目是中国在伊拉克建设的最大民生项目,为伊拉克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画卷增添了重要的一笔,也让中国人的坚韧与奉献精神在这片古老文明之地流传。

  中国人常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干净的家园,清洁的用水,危难中的坚守……中国人民的真诚和友谊,如香气散在古城希拉,两国人民将共同见证,古城更加美好的明天。

im电竞